teleport

首先,我们从使用性的角度思考 teleport 组件能带给我们什么价值

最经典的回答就是开发中使用 Modal 模态框的场景。通常,我们会在中后台的业务开发中频繁地使用到模态框。可能对于中台还好,它们会搞一些 low code减少开发成本,但这也是一般大公司或者技术较强的公司才能实现的。

而实际情况下,我们传统的后台开发,就是会存在频繁地手动使用 Modal 的情况,它看起来会是这样:

<div class="page">
  <div class="header">我希望点击我出现弹窗</div>
  <!--假设此处有 100 行代码-->
  ....
  <Modal>
    <div>
      我是 header 希望出的弹窗
    </div>
  </Modal>
</div>

这样的代码,凸显出来的问题,就是脱离了所见即所得的理念,即我头部希望出现的弹窗,由于样式的问题,我需要将 Modal 写在最下面。

teleport 组件的出现,首当其冲的就是解决这个问题,仍然还是上面那个栗子,通过 teleport 组件我们可以这么写:

<div class="page">
  <div class="header">我希望点击我出现弹窗</div>
  <!--弹窗内容-->
  <teleport to="#modal-header">
    <div>
      我是 header 希望出的弹窗
    </div>
  </teleport>
  <!--假设此处有 100 行代码-->
  ....
  <Modal id="modal-header">
  </Modal>
</div>

结合 teleport 组件使用 modal,一方面,我们的弹窗内容,就可以符合我们的正常的思考逻辑。并且,另一方面,也可以充分地提高 Modal 组件的可复用性,即页面中一个 Modal 负责展示不同内容。

假设,此时我们有一个这样的栗子:

<div id="my-heart">
  i love you
</div>
<teleport to="#my-heart" >
  honey
</teleport>

通过上面的介绍,我们很容易就知道,它最终渲染到页面上的 DOM 会是这样:

<div id="my-heart">i love you honey</div>

那么,这个时候我们就会想,teleport 组件中的内容,究竟是如何走进了我的心?这,说来话长,长话短说,我们直接上图

通过流程图,我们可以知道整体 teleport 的工作流并不复杂。那么,接下来,我们再从源码设计的角度认识 teleport 组件的运行机制。

这里,我们仍然会分为 compileruntime 两个阶段去介绍。

compile 编译生成的 render 函数

仍然是我们上面的那个栗子,它经过 compile 编译处理后生成的可执行代码会是这样:

const _Vue = Vue
const { createVNode: _createVNode, createTextVNode: _createTextVNode } = _Vue

const _hoisted_1 = _createVNode("div", { id: "my-heart" }, "i love you ", -1 /* HOISTED */)
const _hoisted_2 = _createTextVNode("honey")

return function render(_ctx, _cache) {
  with (_ctx) {
    const { createVNode: _createVNode, createTextVNode: _createTextVNode, Teleport: _Teleport, openBlock: _openBlock, createBlock: _createBlock, Fragment: _Fragment } = _Vue

    return (_openBlock(), _createBlock(_Fragment, null, [
      _hoisted_1,
      (_openBlock(), _createBlock(_Teleport, { to: "#my-heart" }, [
        _hoisted_2
      ]))
  ], 64))
}

由于,teleport 组件并不属于静态节点需要提升的范围,所以它会在 render 函数内部创建,即这一部分:

_createBlock(_Teleport, { to: "#my-heart" }, [
  _hoisted_2
]))

需要注意的是,此时 teleport 的内容 honey 是属于静态节点,所以它会被提升。

并且,这里有一处细节,teleport 组件的内部元素永远是以数组的形式处理,这在之后的 patch 处理中也会提及。

runtime 运行时的 patch 处理

相比较 compile 编译时生成 teleport 组件的可执行代码,runtime 运行时的 patch 处理可以说是整个 teleport 组件实现的核心

在上一篇文章 深度解读 Vue 3 源码 | compile 和 runtime 结合的 patch 过程 中,我们说了 patch 会根据不同的 shapeFlag 处理不同的逻辑,而 teleport 则会命中 shapeFlagTELEPORT 的逻辑:

function patch(...) {
  ...
  switch(type) {
    ...
    default:
      if (shapeFlag & ShapeFlags.TELEPORT) {
        ;(type as typeof TeleportImpl).process(
          n1 as TeleportVNode,
          n2 as TeleportVNode,
          container,
          anchor,
          parentComponent,
          parentSuspense,
          isSVG,
          optimized,
          internals
        )
      }
  }
}

这里会调用 TeleportImpl 上的 process 方法来实现 teleportpatch 过程,并且它也是 teleport 组件实现的核心代码。而 TeleportImpl.process 函数的逻辑可以分为这四个步骤:

创建并挂载注释节点

首先,创建两个注释 VNode,插入此时 teleport 组件在页面中的对应位置,即插入到 teleport 的父节点 container 中:

// 创建注释节点
const placeholder = (n2.el = __DEV__
  ? createComment("teleport start")
  : createText(""));
const mainAnchor = (n2.anchor = __DEV__
  ? createComment("teleport end")
  : createText(""));
// 插入注释节点
insert(placeholder, container, anchor);
insert(mainAnchor, container, anchor);

挂载 target 节点和占位节点

其次,判断 teleport 组件对应 targetDOM 节点是否存在,存在则插入一个空的文本节点,也可以称为占位节点

const target = (n2.target = resolveTarget(n2.props, querySelector));
const targetAnchor = (n2.targetAnchor = createText(""));
if (target) {
  insert(targetAnchor, target);
} else if (__DEV__) {
  warn("Invalid Teleport target on mount:", target, `(${typeof target})`);
}

定义挂载函数 mount

然后,定义 mount 方法来为 teleport 组件进行特定的挂载操作,它的本质是基于 mountChildren 挂载子元素方法的封装:

const mount = (container: RendererElement, anchor: RendererNode) => {
  if (shapeFlag & ShapeFlags.ARRAY_CHILDREN) {
    mountChildren(
      children as VNodeArrayChildren,
      container,
      anchor,
      parentComponent,
      parentSuspense,
      isSVG,
      optimized
    )
  }
}

可以看到,这里也对是否 ShpeFlagsARRAY_CHILDREN即数组,进行了判断,因为 teleport子元素必须为数组。并且,mount 方法的两个形参的意义分别是:

  • container 代表要挂载的父节点。
  • anchor 调用 insertBefore 插入时的 referenceNode,即占位 VNode

根据 disabled 处理不同逻辑

由于,teleport 组件提供了一个 props 属性 disabled 来控制是否将内容显示在目标 target 中。所以,最后会根据 disabled 来进行不同逻辑的处理:

  • disabledtrue 时,mainAnchor 作为 referenceNode,即注释节点,挂载到此时 teleport 的父级节点中。
  • disabledfalse 时,targetAnchor 作为 refereneceNode,即 target 中的空文本节点,挂载到此时 teleporttarget 节点中。
if (disabled) {
  mount(container, mainAnchor);
} else if (target) {
  mount(target, targetAnchor);
}

mount 方法最终会调用原始的 DOM API insertBefore 来实现 teleport 内容的挂载。我们来回忆一下 insertBefore 的语法:

var insertedNode = parentNode.insertBefore(newNode, referenceNode);

由于 insertBefore 的第二个参数 referenceNode 是必选的,如果不提供节点或者传入无效值,在不同的浏览器中会有不同的表现(摘自 MDN)。所以,当 disabledfalse 时,我们的 referenceNode 就是一个已插入 target 中的空文本节点,从而确保在不同浏览器上都能表现一致

总结

今天介绍的是属于 teleport 组件创建的逻辑。同样地,teleport 组件也有自己特殊的 patch 逻辑,这里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行去了解。虽说,teleport 组件的实现并不复杂,但是,其中的细节处理仍然是值得学习一番,例如注释节点来标记 teleport 组件位置、空文本节点作为占位节点确保 insertBefore 在不同浏览器上表现一致等。